叫好不叫座的神器 HTC M9+试用心体验(htc one m9+)
遥想当年我买到手的第一部安卓手机HTC G1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惊艳,侧滑全键盘加上舒爽的键盘手感让G1这款神机陪伴了我一年多的时间,最终不幸溺水而亡。不得不说当年的HTC在手机设计及制造领域的功底是非常了得的。但是到了今天,HTC在安卓苹果两家争霸的大舞台上明显不如当年刚推出第一款安卓手机时那么强势,我们也很少见到网络上针对HTC手机热火朝天的讨论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比较令人叹息的事情。
不过小小的惊喜还是时不时有一点的,比如前段时间HTC最新发布的M9系列。除了凭借M9在MWC上大放异彩之外,HTC近期也大胆开拓中国大陆市场,推出中国特供手机HTC One M9 。M9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更具有中国属性。HTC在红海一片的手机市场如何凭M9 取悦中国用户想必也成为HTC在接下来的发展道路上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我们今天不说别的,就来看看M9 这款手机到底怎么样。
外观手感二合一的土豪金
虽然HTC这几年混得并不如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HTC在手机外观设计与用料方面还是非常有诚意的。One系列机型可以说是HTC取消机海战略后推出旗舰级产品,是HTC手机中的头牌菜。该系列秉承HTC扎实的金属手机传统,在金属手机外观和材质的引用方面一直名列前茅。HTC M9 秉承HTC M家族一贯的全金属机身,特别是该机的土豪金颜色非常具有吸引力。这种土豪金颜色不同于苹果iPhone的那种淡雅的磨砂金色,而是一种带有明显金属光泽的玫瑰金色,看起来要更加雍容华贵。同时该机的后盖部分采用了横条金属拉丝质感,虽然手摸上去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但视觉上是很不错的。至于是不是“珠宝级工艺”,我觉得可以把M9 拿给卡地亚或者梵克雅宝的设计总监,让他们品鉴一下。
自有的风格肯定没有变,HTC One M9 继续维持了One系列修长机身比例,在手感方面贴合掌心,获得丰满而不撑手的手感体验。如果说棱角分明的手机拿起来就像是拿起一把菜刀,那HTC One M9 上手起来绝对有握住球面的手感。至于是C-Cup还是D-Cup,各位请自行脑补。同时得益于修长机身线条与弧形金属后盖的设计,该机的握持手感也还不错,5.2英寸的屏幕尺寸也能单手操作,在某些情况下是到非常方便使用的。
细节设计值得说道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这句话用在哪里都是屡试不爽的。对于HTC来说,基本上每一款手机的工业设计都是非常优秀的,这一点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M9 这款产品与之前的One家族产品有所不同,该机采用了“拼色”设计,也就是说机身背部与机身正面是两种不同颜色拼接而成的,这就给设计带来了很大难度。对此HTC给出的方案是放弃之前M8采用了一体成型机身设计,取而代之使用前后面板拼合设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破坏了以往M8所拥有的浑然一体的机身质感。
很明显的,M9 的边框处从以前的平平整整变成了两层的“三明治”造型,面板一层是常见的土豪金色,后盖一层是玫瑰金色。虽然色彩层次上多了,但是手感上可能要差一点,并且视觉感受也没有以前那种强烈的整体感,有一种被硬生生割裂的不爽感觉。但机身中框的突出其实也有效保护了以玻璃屏幕为主的表层面板,让机身不慎跌落时能让边框缓冲一下对屏幕的应力。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如果我的手机边框部分恰好摔在马路牙子上,如果是传统的一体成型边框就会使应力全部集中在相应那一点的屏幕玻璃上,这样一来玻璃就凶多吉少了;而M9 这样让下层突出的金属边框先受力,多多少少能保护一下屏幕玻璃,运气好的话可能只会留下一个凹痕,而不至于屏幕壮烈。
另外M9 的按键采用了不同的质感纹路。音量调节键的色泽与屏幕面板的一样的土豪金,电源按键采用了圆环纹路,在按下的时候能感到明显的手感不同,能够防止按错。但是按键的软硬程度还是那种软塌塌的感觉,键程很短而且没有明确的力回馈,按下去的感觉不怎么明显。那么到底是软一点的手感好呢?还是硬一点的手感好呢?我个人喜欢硬一点的,因为不太可能误按。生活中很多例子也证明那些软软的按键容易在口袋里被误按,频繁的点亮屏幕很容易导致电量消耗。不过对于女性用户来讲,软一点可能更符合淑女气质(这个有点胡诌了)。
耳机孔的位置终于让我欣慰了一次,机身右下角的位置基本上不会影响插耳机时双手的姿势。要知道我以前无论用什么手机都存在插耳机之后双手无路可走的问题,不管是三星GALAXY Note3还是苹果iPhone6都是一个样子。或许不能说手机的设计团队没有考虑耳机位置的问题,但是HTC这样的耳机孔位置设计确实给很多使用者带来了便利。
双下巴让人又爱又恨
HTC的双下巴设计对于国人来说可能一直以来都无法接受。确实,看看国内诸如小米、魅族、酷派等厂商的手机产品根本没有这样的设计,HTC这种特立独行的外观风格还是很难被人理解的。M9 这一代产品的双下巴比之前的M8要窄了一些,但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其实这真的不怪HTC,因为HTC独家的BoomSound双扬声器要占用很多空间,既然放在正面就要牺牲屏占比,这一点只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获得了更好的音效就要牺牲正面的空间格局,至少从目前来看还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所以为了提升外放体验,HTC不得不让One系列承受“下巴之痛”。
仔细想想,牺牲了外观之后,我们能从M9 这里得到什么呢?当然是更好的音效体验,我们且不讨论音质,就说说使用外放时扬声器会不会被遮挡的问题。很多手机为了追求正面外观的精美,都把扬声器设计在边框底部或者后盖位置,这样一来在双手握持玩游戏或者看电影的时候很容易就会把扬声器挡住,造成声音效果急剧下降。HTC虽然把手机正面搞得不怎么好看,但是用户体验确实是棒。
2K屏幕带来极致清晰视觉
HTC M9 配有一块5.2英寸,材质为SLCD3的IPS屏幕,分辨率为2560×1440,ppi数值更是高达565。与5英寸1080p屏的旗舰M9相比尺寸上更加大,视觉效果更加好。而分辨率也从1080p上调至2K级别,这也代表着M9 的显示效果将会比M9更加细腻。由于我手里并没有M9这款机器,因此只能用M9 单独来进行展示了。
从图中也可以看到,在距离很近的情况下也基本看不到像素颗粒点,那么在平时我们正常的观看距离下就更看不到像素点了。其实对于5.2英寸的屏幕来说,1080p制造出来的像素密度就已经足够满足我们的使用,2K只能说是登峰造极了。
令人疯狂的联发科处理器
HTC M9 这次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采用了联发科的Helio X10处理器。这颗处理器是基于Cortex-A53的八核架构,也是联发科首款支持2K分辨率的处理器。目前该款处理器有高频与低频两个版本,HTC M9 正是采用的主频为2.2GHz的Helio X10高频版。我依然采用安兔兔跑分软件对其进行了测试,当然结果也在意料之中,HTC M9 取得了52856的高分,甚至高过了采用骁龙801的一加与小米。单单的从跑分角度来说,联发科已经有了足够实力与高通、三星等处理器大户进行正面对抗,这个事实是很令人疯狂的。
还有一个事实是更加令人疯狂的。既然是联发科最新的顶级处理器,那么就有必要看看它的兼容性怎么样。很遗憾我下载安装的《真实赛车3》、《极品飞车17》、《死亡扳机2》、《现代战争5》这四款游戏都无法运行,要么直接提示无法运行,要么进入开始界面之后自己跳出。这个简直太让我疯狂了,“告诉我什么叫TMD惊喜!”本来挺好的双扬声器就是给玩游戏准备的,这下倒好,最牛逼的游戏都无法运行,只能说这款处理器目前的兼容性实在不敢恭维。
全面铺开的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技术在近段时间的新机中可见度那是相当的高,不仅几千元的高端机型拥有,就连2000元以下的入门机型中都有使用。且不说两种档次的产品到底是图像匹配还是生物识别,至少指纹识别功能是一个潮流,越来越多的手机都开始追随。作为继HTC One Max后第二部搭载指纹识别技术的机型,此次HTC M9 率先将指纹识别按钮移动到机身正面,并改为长椭圆Home键。但整体体验与One Max区别不大,都是通过触摸实现指纹解锁,并没有加入类似iPhone的按压式触摸,另外HTC也没有给出M9 指纹识别具体提供商。
该机在指纹识别功能方面的录入非常简单,按照设置提示即可轻松录入指纹,没有苹果iPhone过多的录入过程。最多支持5组指纹录入,但目前仅支持指纹解锁,指纹识别的功能还没扩展到内部APP应用层面,也就是说还不能用于软件锁定、移动支付等等。
既然说到了指纹识别技术,那么我们就很不自觉的把技术标杆定位在苹果iPhone这里,因为到目前为止苹果iPhone系列的指纹识别技术与操作体验是最令人满意的。HTC M9 的实际体验其实与华为Mate7、锋尚Pro这样的产品非常类似,都是无需按压直接触摸解锁的。但是HTC M9 的解锁速度并不是很快,从触摸到Home键到进入界面的时间大约在1.5秒左右,这个成绩相对于苹果iPhone来说并不算快,即便与华为Mate7、锋尚Pro、魅族MX4 Pro相比也没有什么优势。
拍照功能好玩但画质呵呵
作为应对内地市场的杀手锏,HTC对M9 的拍照系统可谓是下了大功夫。UtralPixel、景深探测DuoCamera、蓝宝石镜片、2000万像素,当这些名词全部集中在一款手机上时,我们就知道HTC已经深谙中国市场消费者的口味,所以才出了这么一款“高大全”的产品。
但很有意思的是UtralPixel在前一代产品中作为主摄像头并不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消费者们对该功能的偏见。稍微对摄影有点研究的人都知道决定CMOS成像质量的两大因素,一个是物理像素总量,另一个是单位像素面积。对于马赛克排列方式的CMOS来说,物理像素总量决定照片解析度;而单位像素面积决定能够接收多少光线,对于画质的影响甚至高于像素。而UtralPixel技术的精髓就在于牺牲物理像素总量换来较大的单位像素面积,因此在当时来看画质非常理想。但就是因为像素过低,因而并不受人们待见,所以搭载这一技术的HTC M7销量并不好。
由于前置摄像头对解析力的不敏感(人们不会放大来看自己的脸)以及对低光成像的高需求,UtralPixel终于找到了它最应该待的位置。而在HTC M9 上,UtralPixel也正式作为前置相机加入。对于UtralPixel的画质我想不用多说,只要用过M7的人都知道它的牛逼之处。话题回到M9 上面来,该机使用2000万像素主摄像头搭配景深探测副摄像头,白天成像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主要是解析力上的),景深数据带来的多种玩法也增强了相机的趣味性,整体吸引力大大提升。
那么下面来看看景深探测该怎么玩。在默认的拍照界面下点击屏幕上方的“切至双镜头”,手机就会把景深探测镜头加入到工作当中。如果这枚镜头被遮挡,屏幕上还会提示“双镜头3D立体相机被遮挡,请确保所有镜头未被遮挡”。虽然这枚镜头并不直接参与成像,但是该镜头会记录所拍摄场景的空间位置数据,作为后期特效润饰的参考。如果该镜头被挡住,拍照还是可以进行,但保存时是按照常规照片来进行的,同时后期特效润饰选项中也不包含3D选项。
3D焦点重设这个功能非常好玩,拍摄之后可以在后期中任意选择对焦点,制造出一种全然不同的照片意境。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M9 的这个功能其实并没有华为荣耀6 Plus的相同功能来的好。荣耀6 Plus拍摄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对对焦距离没有什么要求,但是M9 要求对焦距离在30厘米以上,在拍摄某些特写画面的时候会受到限制。
另外3D空间模拟也是一个挺好玩的功能。在使用景深探测功能拍摄一张照片之后可以倾斜手机模拟不同空间角度观看的场景。但是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个功能只是模拟而已,在真正拍摄时并没有在其他角度记录画面,因此所有的3D效果都是模拟出来的。在倾斜的时候也能明显看出来画面有变形,其中一部分是模拟出来的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另一部分测试软件模拟体现出来的缺陷。总的来说,这个功能就是用来玩的,不要抱有太大期望。如果想玩儿真实的,你可以考虑去学3D建模。
价格是最大梦魇
从很多层面上来说,HTC M9 都是一款很有趣的手机。包括两种金色的交融、尺寸合适且显示精细的屏幕、效果好到爆的双扬声器、好玩的拍照功能等等,该机提供了其他厂商所不具备的良好体验。但是该机的推出似乎并没有让HTC的日子更加好过。4999元的价格确实非常符合HTC一贯的定价风格,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很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如果不是自身发烧友或者不差钱,很难想象上班族或者普通工薪阶层会花5000元钱买一部HTC而不是去买苹果三星。
还是那句话,HTC很懂大陆,因为HTC知道大陆用户喜欢什么数字喜欢什么功能;HTC也很不懂大陆,因为HTC没明白大陆用户购买手机的心理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