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江苏盐城智慧农场 3名90后在屏幕上种地
盐城9月18日电 题:看望江苏盐城聪明农场:3名“90后”在“屏幕上种地”
记者 谷华
遥感无人机、智能农田相机、智能泵站、聪明农业系统……在江苏盐城经济手艺开辟区步凤镇境内的“聪明农场”,3名任务人员只需在办公室里动脱手指,便可完成5000亩农场的耕、种、管、收全环节农事功课。18日,记者来到该农场,看望这里是若何完成“屏幕上耕田”的。
初秋的野外上,凉风习习,绿色的稻田里飘着阵阵幽香。走进聪明农场,路边每隔百米就有一个无人机停机坪,稻田地方还有良多摄像头,看起来科技感实足。
“这是咱们依托极飞科技聪明农业系统打造的高规范农田无人莳植示范农场。”江苏银宝高新农业限量公司董事长杨晨介绍,无人莳植并不是完全没有人经管,只是使用少数的人经管足够大的农场。这里的5000亩农场只要3名“90后”在打理。
据认识,5000亩高规范农田无人莳植示范区项目采取高效节水浇灌手艺和信息化耕种系统,农业消费的耕、种、管、收等全进程数据,均经过“遥感无人机+物联网手艺”获得,由“无人化农场批示中间+人工智能AI系统”停止莳植经管。同时,借助无人机装载、无人驾驶农机等手艺的运用,进一步进步消费效率、提拔智能化经管水平。
与传统农场最大的分歧是,聪明农场里看不到工人劳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安置在稻田里的智能相机,还有几架无人机在稻田上空来回穿过着。
每隔一段间隔就安置一个智能相机,其使命是实时监测水稻的长势和田间情形。“正凡人工巡田消耗少量的精神,田中心看不到的处所还难以发现问题。田间智能相机每隔一个小时就会拍摄一张图片,记载作物的生长转变,及时发现农田漏播、积水、杂草等异常情形。”任务人员周琪说。
在稻田边,任务人员杨恒诚在操纵无人机对水稻停止施肥。“这是水稻收割前的最后一次施肥。”杨恒诚说,他用4个小时就能完成500亩水稻施肥,若是是传统人工方法,则需求几天时候才干完成。
杨恒诚在电脑长进入聪明农业系统,可以清楚看到稻田的一切情形。“经过遥感无人机、智能农田相机等物联网装备获得农田气压、温湿度、光照、降雨量、风向、泥土墒情、田间影象等农业消费中的各项数据,农业无人机可完成精准施肥、打药,农田一体化智能泵站完成主动灌排。”杨恒诚说。
聪明农场在食粮收割时,还会使用农事记载仪,将农事记载仪装置在收割机和运粮车上,可以实时看到收割机和运粮车的轨迹、时候、速度和里程,预防呈现漏收和食粮被盗风险。
据悉,聪明农场已构成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旱能灌、涝能排、无传染、产量高的高规范业态,完成地盘资本高效,岂但大幅削减了人力本钱,同时也提拔了农业消费的效率和质量。据统计,本年上半年,该农场莳植的小麦,比拟传统消费形式完成增收10%阁下,同时削减了10%的农药化肥使用量。
“今后要完成一人管万亩的目的,让聪明农业系统应用在更多的农田上,推进聪明农业在乡村区域普及,助力完成村庄复兴。”杨晨说。(完)